国家高新区相关论文
加快完善科技金融创新生态已成为推动自主创新、发展新兴产业、抢占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战略手段。近年来,宁波国家高新区以新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高新区应运而生,它是公共管理体制在改革中的新探索。其根本宗旨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在......
基于我国233个城市2000—2016年的数据,采用PSM-DID模型检验设立国家高新区是否提升了城市创新效率,并从城市规模和城市等级层面分析......
创新资源的集聚差异势必造成空间过程的趋同或趋异,两种力量的博弈对高新区创新极化格局进行着重塑。设计了涵盖资源投入、环境支撑......
期刊
“企业创新积分制”作为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科技金融新型政策工具,以国家高新区为工作载体,以企业创新能力量化评价为手段,精准施......
探讨国家高新区与其培育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机制,为进一步提升高新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能力,以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
以相继设立的国家高新区为实验场景,利用1994—2017年中国276座地级市数据,通过多期倍差模型检验国家高新区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影......
文章基于地租理论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利用全国54家国家高新区2007—2015间隔年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对国家高新区用地集约与城......
近年来,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已成为阻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明确指出要推动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
国家高新区是国家创新战略实施的重要空间载体,是高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主战场,承载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担。我国国家高新区经......
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是观测我国创新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研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和曼奎斯特指数(Malmquist index),对我国......
本文以国家高新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对国家高新区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进行了识别与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国......
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新发展理念要求,本文主要聚焦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绿色发展路径探讨.首先,概述了近20年国家高新技......
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老牌"国家高新区需要由"科技园区"向"创新型生态园区"转型升级,亟需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从"老牌"国......
国家高新区在区域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对都市圈创新协同发展发挥关键作用。本文针对此命题展开研究,以双重差分法对31个都市圈的城......
本文选取中关村作为高新区代表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中关村核心1+4资金支持政策对于北京市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实证结果表......
推动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是科技部贯彻国务院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出的重要部署,是发挥国家高新区创新功能、推动国家碳达峰碳中......
近年来,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认真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
常德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区战略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辐射带动武陵移动互联网产业园、汉寿高新产业......
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之策是经济发展模式向创新型经济和创新驱动的加速转型.其中科技创业活动成为科技创新经济成果有效产出的首要......
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简称“宁波高新区”)成立于1999年,2007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进入国家队仅14年,2013年扩容建设宁波新......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区域内最具创新能力企业的聚集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极”。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已经走过二次创业正......
高速铁路是产业区域合作发展的新动力。为了充分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粤桂黔三省区签订了南广、贵广高铁经济带合作框架协议,......
国家高新区是技术创新与经济转型的主要阵地,是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借鉴国家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国家高新区高......
自1988年我国第一个高新区成立,至今30年来我国国家高新区发展迅猛,各个省份都建立了自己的高新区,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或......
中国的产业发展面临瓶颈,政府提出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国家级高新区,期望通过一系列政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然而目前针对这些政策、......
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先行区”和“试验田”,不仅促进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也率先探索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因此,在......
国家高新区作为地区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者与示范者,其政策效果如何尚需验证。本文使用1994—2015年......
高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荣昌从重庆西部传统农业县跃升为成渝地区新兴工业区,喜讯频传:全国首批"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